在接口电路中,TVS与电阻的相对位置不同,将会对防浪涌性能产生影响。大多数人可能没有详细了解过这个问题,因此今天我们来从理论上探讨一下这个问题。
TVS与电阻的不同相对位置,可以根据以下两种接法进行体现,如图1和图2所示。在实际试验中,我们发现:当电阻R1串联在接口电路中损坏时,图1接法的接口将会失效,而此时TVS并不会损坏;相反,当TVS被击穿时,图2接法的接口将会失效,但电阻并不会损坏。因此,我们得出一个结论:当电阻靠近芯片时,而TVS靠近接口时,TVS的防护能力更强。
图 1 模型-电阻在 TVS 外的电路原理图
图 2 模型-电阻在 TVS 内外的电路原理图
对于图 1 来说:TVS 动作时,I=Ia+Ib,I>Ia,在电阻 R1 上会流过比 TVS 中更大的电流。虽然在这种情况下被保护电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,但电阻R1却因为经不起大电流被烧坏,从而导致接口故障,保护失效。
对于图 2 来说:TVS 动作时,TVS 的阻抗很低,大部分电流从 TVS 上流过,而流过R1中的电流只占很小的一部分,Ib
由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出来:
-
电阻可用来抑制浪涌电流,起到限流作用,通常串联在电流中。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电阻功率的选择,避免电流过大而烧坏; -
对于上图两种浪涌防护原理,可以简化模型,第一,如果被保护电路的输入阻抗较高(RL>>R1),则采用图 1 所示模型,因为此时 R1 与RL的串联并不能给限流或分压带来改善,并且TVS在有效时阻抗较低,所以限流电阻接在 TVS 外才能取得好的限流效果。如果被保护电路的输入阻抗较低(RL与R1相比相当或更小),则采用图 2 模型,此时 R1 将对 TVS 后一级浪涌残压进一步分压,大大降低被保护电路两端的浪涌电压。
以上就是良许教程网为各位朋友分享的Linu系统相关内容。想要了解更多Linux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公众号“良许Linux”,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,更多干货等着你 !